尹石

我的首页

我的作品

展览展讯

我的相册

艺术资讯

推荐艺术家

媒体介绍

联系方式

评论文章

组织机构

评论文章
苍苍劲节奇 楚楚枝叶新 —— 读尹石先生墨竹图

中国画“墨竹”一科,源远流长,名手辈出。传统是财富,亦可成包袱。惟有汲取精华,有所突破生发者,乃成大器。   画家尹石先生的墨竹画,虽追求宋画风骨,摄取元人逸韵,提炼明清笔墨,却能不囿古人,操古法于手中,出新意于笔下。他画竹立法之正、用功之深、取材之广、变化之多,于当今画坛,不为多见。   画竹徒有肖似的形象太俗,徒有空洞的笔墨太浅,尹石先生在形象与笔墨之间的经菅,可谓呕心沥血。他写竹时澄心静虑,意在笔先,神思专一,落笔凝重,似乎一笔笔皆是挟着侠气、逸气,甚至痴气写出的。这在世纪未艺术普遍出现轻浅、浮躁、甜俗之风泛滥的时候, 这“痴”气不是显得尤为可贵么?   元人倪瓒曰:“余之竹,聊以写胸中逸气耳。 ”尹石先生笔下之“ 墨君”,无论骤雨狂风之势,或滴露笼烟之态,无不熔铸画家的主观意识和丰富情感。绘画成为他实现个人人格和个人价值的人生之径。他墨毫游弋在似与不似之间,有意无意之间,在静穆的观照和飞动的生命相融中,步步逼近中国画意境的最高层次 ____禅境...

借山写竹见精神

二零零九年四月,在南京老城南仅存的历史文化街区面临大规模拆迁之际,我和朋友起草了一份《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》的紧急呼吁,得到了二十多位专家学者的积极支持。当时需要有人去征集专家学者的签名,一位志愿者挺身而出,早出晚归奔波数日,让这份呼吁书能够及时寄发,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,并得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,南京老城保护的局面最终得以好转。这位志愿者,就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博士生尹霄。   后来才知道,尹霄是江南画竹名家尹石先生的公子。在父辈的熏陶之下,年轻的尹霄能够具有如此强烈的人文情怀,也就不奇怪了。   我与尹石先生相识,已有十多年,最初看到的是他的书法,铁画银钩,富于金石气,是我喜欢的风格。后来看到他的画作,尤其是墨竹,戟枝剑叶,颇具其书法意趣。古人有言,“写竹还与八法通”,尹石先生有书法与篆刻的深厚功底,自然游刃有余。他深得画竹三昧,晴雨风雪烟云各具神采,笔下之竹,或迎风起舞,或批雪凝霜,或洪烟托云,诗情画意,营造出匠心独具的意境氛围。从他的题画诗中,可以读出他画竹的旨意所在,如题《静竹》:“若剪东坡千寻竹,不食陶潜...

画家中的印人——尹石

尹石最近将历年所刻印蜕整理成册,拟精选部分作品正式出版。尹兄嘱我为他的印作写点评介文字。我本不善作文,因老友的抬爱不便推辞,故拉杂写了一些感想。   我和画家尹石的交往,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南京印社的某次雅集。那时尹石一身戎装,文质彬彬。后来得知他在虎踞关江苏省军区机关任职,与我单位(四中)所在地龙蟠里近在咫尺,一有空闲我便会到他部队或寓所谈论文艺。有时他到汉中门附近购物途经我校的时,如果我们碰面,总会站在街边聊上一、二小时才各自散去。我和尹石无论在年龄、性格、志趣抑或是艺术观念上,都有不少相近之处。我从事书法篆刻的学习已40余年,其间结识了许多文艺界人士,当然也包括一些画家。与尹石的接触中,我发现他和一般画家颇不相同。他每次见到我时总是面带笑容,神态十分友善,我有些感到纳闷,尹石现在身居江苏美术界要职,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员,就社会地位而论,我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。尹兄为何对我会这样的友善呢?我想,这绝不在于我有什么令人羡慕的官位与高级职称。而是出于对一个印人的尊重——因为他自己也是治印者,深谙印人的种种甘苦和艰辛!尹石不唯对我如此,对高等院...

上一页 1 2

Processed in 0.233(s)   23 que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