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站频道
    当前位置: 中国美术家网 >> 艺术评论 >> 会员评论 >> 作品评论
      分享到:

      画家中的印人——尹石

        作者:苏金海2012-07-04 08:29:49 来源:网络
        尹石最近将历年所刻印蜕整理成册,拟精选部分作品正式出版。尹兄嘱我为他的印作写点评介文字。我本不善作文,因老友的抬爱不便推辞,故拉杂写了一些感想。



          我和画家尹石的交往,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南京印社的某次雅集。那时尹石一身戎装,文质彬彬。后来得知他在虎踞关江苏省军区机关任职,与我单位(四中)所在地龙蟠里近在咫尺,一有空闲我便会到他部队或寓所谈论文艺。有时他到汉中门附近购物途经我校的时,如果我们碰面,总会站在街边聊上一、二小时才各自散去。我和尹石无论在年龄、性格、志趣抑或是艺术观念上,都有不少相近之处。我从事书法篆刻的学习已40余年,其间结识了许多文艺界人士,当然也包括一些画家。与尹石的接触中,我发现他和一般画家颇不相同。他每次见到我时总是面带笑容,神态十分友善,我有些感到纳闷,尹石现在身居江苏美术界要职,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员,就社会地位而论,我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。尹兄为何对我会这样的友善呢?我想,这绝不在于我有什么令人羡慕的官位与高级职称。而是出于对一个印人的尊重——因为他自己也是治印者,深谙印人的种种甘苦和艰辛!尹石不唯对我如此,对高等院校的专业人士和王一羽,秦士蔚、石学鸣等老一辈民间印人同样如此,甚或对夫子庙店铺的年青刻印人亦复如此。



          1999年,我应尹石之请,为他刻了一枚“尹石写竹”朱文印。他得印后,当即回赠我一副墨竹和6公分见方带纽青田石。后据尹石说,他常在墨竹画上钤盖此印。说实话,我听了之后有些不相信。因为在现实中一般不擅刻印的画家,他们使用的印章都是别人所刻,而兼擅篆刻的书画家基本上都用自刻印章而不用他人的印作,尹石也应当不会例外吧?最近我在2008年出版的《尹石书画篆刻作品集》中,果然见到作者在两幅墨竹作品上钤用了“尹石写竹”朱文印。此事虽小,可见尹石的真诚,他作为一位著名画家而能尊重篆刻作者的人格与辛劳,不仅及时回赠作品与印石,还经常钤用别人所刻印章,这与当下求印既不愿赠画又不愿付钱、甚而糟蹋别人所刻印章的画家相比,简直不可同日而语。



          尹石兄自幼喜爱书画艺术和古典文学,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问艺于扬州,拜著名花鸟画家王板哉先生为师,主攻中国画兼及书法篆刻艺术。他长于墨竹、鹰及紫藤等题材的创作,尤以“江南一竹”驰誉画坛。翻着尹石的印稿,我们不难看出他在篆刻上所花功夫也是相当可观的。尹石的印作植根传统,类型比较齐全,既有古玺、汉印、秦篆、肖形印,也有隶书、鸟虫印。我以为,汉印和古玺作品是他篆刻创作的亮点所在。尹石的汉印类作品,取法汉代铸印和浙派切刀法,如“三境楼主”“春华秋月”“崔振亚印”“紫竹调”“山野诗画”等印古拙苍厚;古玺类作品秉承黄土陵遗意,如“不可一日无此君”“故国神游”“仁者寿”“尹霄藏书”等印刚健峻拔。尹石的生肖印也有自己的特色,所作兔、牛、马、虎、蛇等肖形印造型生动,简练传神。作为一名专业画家和江苏美协领导,尹石能在繁忙的公务和绘画创作之余,镌刻出如此多的优秀印作,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。



          两年前,我虽在一篇短文中写道:“篆刻家和篆刻作者中如果有一批学者(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学者)参与,无疑能提升篆刻艺术的文化学术含量和社会地位。如果有一批画家(尤其是大画家)参与,不仅能从绘画技法中汲取养分、扩大社会影响,而且还可以将优秀的篆刻作品通过画作传之久远。当代篆刻的发展,单靠篆刻界同仁的努力,显然是远远不够的。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和画家在学术研究与绘画创作之余涉足篆刻,共同为繁荣和促进当代篆刻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。”



          我们希望有更多像尹石这样的书画家参与到篆刻创作中来,倘能如此,中国当代印坛一定会更加繁盛,更加绚丽多姿。(本文字数1508字)



          (2011年2月于盛山精舍)

      名人堂
        艺术展览
        •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meishujia.cn,All right
        • 服务QQ:529512899电子邮箱:fuwu@meishujia.cnbeijing@meishujia.cn
        Processed in 0.074(s)   11 queries